云南商务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云南商务职业学院2021年全日制模版图片收藏)
时间:2025-10-20 在线QQ:
微信电话:【13347387089】 点击:次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2021年毕业证样本

一、2021年毕业相关背景概述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云南商务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位于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杨林职教园区,开设了如高铁乘务、航空乘务、计算机等专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占据一定地位。
(二)2021年毕业生规模
2021年,云南商务职业学院毕业生总数为1254人。这一规模反映了学校当年的教学成果产出,也意味着有上千个家庭关注着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同时社会各界也对这些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有一定的期待。如此规模的毕业生群体,其毕业相关事宜的处理至关重要,关乎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前途。
二、毕业证相关问题事件及影响
(一)学籍与毕业证混乱事件
事件详情
胡同学在云南商务职业学院上了四年学前教育专业,然而毕业时拿到的却是云南省曲靖护理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毕业证。更离奇的是,教育部官网显示其学籍并不属于上述学校和专业,而是中国地质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网络教育。胡同学提供的云南商务职业学院2016年招生简章封面上明确写着学校是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入学通知书也写明其符合学校教育专业学习,学制四年,但实际毕业情况却与承诺大相径庭。原因分析
经调查,给胡同学颁发毕业证的是先前挂牌在学校名下的云南商务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即成教学院,当时由合作办学方云南德仁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违反了与学校的办学合作行为,导致虚假承诺,无法为学生注册正确的学籍并授予相应的学历和毕业证。学校相关负责人虽认为学生既获得中专毕业证也获得专科毕业证是获益了,但这种违规操作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对学生影响
学籍和毕业证的不相符,专业毫不相关,加上学历从当初承诺的大专变成了中专,让学生们不知所措。在招考项目中,很多岗位都要求全日制专科以上的学籍,这些学生无法报考,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在生活中,他们也面临着诸多困扰,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看待,对他们的心理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事件处理结果
学校相关责任人承认了违规操作,相应的学校领导也受到了处罚。但这种处理只是事后补救,无法完全弥补学生所遭受的损失。这一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对学校办学管理和合作办学监管的质疑,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二)实习与毕业证挂钩及工资克扣事件
事件详情
2022年1月,云南商务职业学院医学专业的陈同学等600多名同学,被学校用大巴车分别送到浙江、福建、江苏等地的电子厂实习。陈同学称自己学的是医学专业,却被安排在工厂流水线上组装零件,每天上班11个小时,一站就是11个小时,腿都站肿了。而且学校要求必须去实习,不去就拿不到毕业证。同时,学生们还遭遇了工资克扣问题,工厂给出的时薪是25元,但学校最终发给他们的只有19元,每小时被扣了6元。违反政策规定
根据国家政策,实习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学生需按要求参与,但实习内容、实习单位必须与所学专业相关或一致。护理专业的学生去电子厂实习,明显违反了国家相关管理规定。此外,学校安排实习应提供合作实习单位供学生选择或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并考核认定,而不能强迫学生必须去学校指定的单位实习,云南商务职业学院的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政策要求。教育厅回应与调查
针对学生反映的情况,云南省教育厅工作人员回应称,暂未收到相关举报,但将立即落实调查。教育厅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学校安排实习的违规行为,并指出在校学生不属于劳动者范畴,“劳务派遣肯定是不对的,学生也无法正常购买相关保险”。此前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的一份民事判决书也显示,云南商务职业学院曾与某企业签订的《实习生实习就业协议》违反公序良俗,属无效合同。事件反映的学校管理问题
这一事件反映出学校在实习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学校为了自身利益,忽视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权益,强行安排与专业不对口的实习,并通过克扣工资来获取利益。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利益,也暴露了学校在管理上的不规范和不作为,缺乏对学生权益的保护意识。
三、2021年及前后学校就业情况与毕业证关联
(一)就业率数据呈现
从就业率数据来看,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3%,其中升学率为10%。2022届毕业生2634人,截止到12月31日,毕业去向落实人数2019人,落实率76.65%。其中签订协议合同就业1434人,占比71.02%;签订劳动合同形式就业305人,占比15.10%;自主创业32人,占比1.58%;灵活就业79人,占比3.91%;升学110人,占比5.44%;应征入伍45人,占比2.22%。2023届毕业生6539人,截止12月31日,毕业去向落实人数5254人,落实率79.61%,较上一年提升3%。其中签订协议合同就业4126人,占比79.21%;签订劳动合同形式就业532人,占比10.21%;自主创业156人,占比2.99%;灵活就业5人,占比0.1%;升学309人,占比5.01%;出国深造9人,占比0.17%;应征入伍89人,占比1.71%;其他录用证明就业31人,占比0.6%。
(二)就业情况与毕业证问题的潜在联系
毕业证相关问题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在就业选择上,由于学籍和毕业证混乱,很多毕业生无法报考要求全日制专科以上学籍的招考项目,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范围。在就业竞争力方面,不规范的毕业证可能使企业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学历和能力产生质疑,降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从就业质量来看,毕业生可能因为毕业证问题而被迫接受一些不太理想的工作,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例如,一些医学专业的学生因为被安排到电子厂实习且毕业证存在问题,无法进入专业的医疗行业工作,只能从事与专业无关的低质量工作。
四、学校后续改进措施与效果评估
(一)针对学籍问题的改进措施
学校对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整顿,加强了对合作办学方的监管。严格审查合作办学方的资质和办学行为,规范学籍管理流程,确保学生的学籍信息准确无误。建立学籍信息定期核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籍问题。同时,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处理学籍异常情况。
(二)针对实习问题的改进措施
学校重新制定了实习管理规定,明确了实习单位的筛选标准和实习内容的审核流程。加强与正规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并对自主实习单位进行严格考核认定。加强对实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到实习单位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改进效果评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的改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籍混乱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新入学学生的学籍管理更加规范。在实习安排方面,学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实习单位的机会,实习内容与专业的匹配度有所提高。然而,要完全解决毕业证相关问题,还需要学校持续努力,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办学质量,重建社会对学校的信任。
五、对职业教育毕业证管理的启示
(一)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学校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籍管理和实习安排的监督。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学籍信息的准确性和实习安排的合理性。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杜绝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
(二)强化教育部门监管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职业院校的监管力度,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机制。对学校的办学资质、学籍管理、实习安排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对违规办学的学校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取消其办学资格,维护职业教育的正常秩序。
(三)保障学生权益的重要性
学生的权益应得到充分保障,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建立健全学生权益保护机制。设立学生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学生的投诉和举报。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教育和权益保护意识培养,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在处理毕业证相关问题时,应优先考虑学生的利益,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正常就业。